評估是EFT當中的第二個步驟,透過這個方式可以幫助治療師了解案主的問題嚴重程度。也是幫助案主自我覺察,所以算是相當重要的工具。
這個方式,稱之為「主觀困擾」評估。用一~十的數字,讓案主自覺問題的嚴重程度。當然,如果評估為零,就是一點都沒有了。而EFT的目的,就是要讓困擾程度降到一分以下。
為什麼使用主觀困擾評估?
曾經有學員這麼問我:「為何不採用問卷或是其他評估方式?」他認為這樣比較科學。
其實主觀困擾評估是個非常科學的方法。如果別人做的量表,也只是別人對你的評估。然而,感覺是你的,情緒是你的,別人又怎麼能準確的評估你呢?
或許對別人是很小的事情,但對你而言可能確是嚴重的事。使用主觀困擾評估,可以真實的貼近你的感受。
EFT這類的療法,最早開始都是以處理恐懼症或是後創傷壓力症候群而發展出來。這類的症狀,在心理治療也大多以主觀困擾評估法來做為評量。因已,研習這樣的傳統,似乎也是很自然的事。
此外,將症狀困擾給予量化,有助於當事人真正的去看待自己的問題。情緒與感覺都是無形的,對於無法評估的事物人們容易產生更大的恐懼。然而,我們將它們具體化之後,反而更容易解決。
曾經有位年輕貌美的女士,她告訴我與男友分手後非常的痛苦。
於是,我問她:「如果用一到十分來評估你的痛苦,這個痛苦是幾分呢?」
她思索了一下,然後說:「三分到四分吧!好像也不是很嚴重。而且,我現在才發現,原來我沒有想像中那樣愛他。」
評估這個過程,也是幫助我們真正重新去看待自己的狀況。
另外一個使用評估的原因,在於驗證治療結果。
做過催眠或是其他治療的案主,有時在結束治療後會說:「沒感覺。」
在我還沒學習使用主觀困擾評估時,有位憂鬱症患者來找我進行諮詢,在第四次面談的時候,可以看到她的臉色紅潤,嘴角也帶著笑容走進來。
這跟前三次來的時候,有著截然不同的差異。
但是她卻說:「我沒有感覺比較好,我覺得做這些對我一點用都沒有。」
「一點改善都沒有嗎?」我這麼問。
她回答:「一點用都沒有,我覺得我錢白花了。」
我又問:「那麼憂鬱的程度都沒有減輕,憂鬱的時間也沒減少了嗎?」
她說:「有啦!感覺沒那麼嚴重了。」
我問:「憂鬱的程度減少了,算是沒有用嗎?」
通常案主對自己症狀的覺察程度較低,會注意到自己症狀是否還在,卻不太會發現到自己的症狀減輕或發作次數減少。因此透過量化的評估,有助於案主了解到自己的改變。
這個原理很簡單,許多人自認為記憶力不好。實際上,這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人記憶力都差不多。但是人會記得自己忘記了多少件事,卻不會記得自己到底記住了多少事情。
就像一個人可能會記得自己忘了帶鑰匙多少次,卻不會記得有更多的時候自己有記得帶。所以會開始認為自己記憶力不佳。
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-創始人葛瑞曾說過:「把評估的結果寫下來,否則治療結束後會有人不承認。」
這也是一個有趣的現象,有一部分的人當治療完成後,會完全忘掉他曾經嚴重困擾過。或者,他完全不認為他的療癒與你有關。
曾經有個年輕的女孩,姑且叫她小芳好了。小芳有著強迫性思考,她常會不自覺得想到自己的鼻子,然後一直看。不管她怎麼想要把注意力移轉到其他的地方,但都是白費工。
她服用過兩年的藥物,並且住院一年。依據她個人描述,這對她沒有任何的幫助。在面談的過程中,也與對方的母親會談了二十多分鐘。我懷疑這與她控制慾旺盛的母親有關。
我為小芳安排了四次的面談,並且收足了四次面談的費用。到了第三次時,小芳告訴我,她已經痊癒了。但是她不覺得這與我為她安排的面談有關,小芳認為她是自己好的。
我很訝異的問小芳:「你過去努力了很多年,吃了兩年藥,住了一年的醫院。然後對你都沒幫助嗎?」
小芳回答:「是。」
「可是,你來到我這裡,配合著我工作。然後現在改善了,你認為這跟我的工作沒有任何關係,而是你自己好的嗎?」
小芳答:「我覺得你做得一點用都沒有,我是自己好起來的。」
於是,我白賺了一次個案費。
另外一個案例是我的一位學員-凱蒂在某所大學工作,有次她打電話來,電話中的聲音聽起來有點沮喪。
她告訴我,她的一位同事最近有睡眠上的問題。在使用EFT之後,對方睡得很好。可是卻告訴她:「我覺得你做得一點用都沒有。」
凱蒂反問:「不然你覺得是什麼原因讓你可以好好睡呢?」
同事回答:「因為寒流吧!天氣冷,就睡得好。」
凱蒂又問:「上個禮拜也有寒流來,可是你也睡不好啊!」
同事就說:「反正我不覺得你做的有效。」
卡拉漢博士提過,這樣的現象稱為顛峰效應。如果一個人的改變,如果不是發生在腦部的某種顛峰狀態,他會不承認改變的原因,並且會企圖將結論導向另一個可能,不管那是多荒謬的可能。
簡單的說,人們不相信這麼簡單,不需要大哭大鬧,或者是什麼神蹟出現,人們就可以輕易的改變。可是人又必須面對確實改變的現象,因此會產生將此現象做某種詮釋的企圖。
催眠大師-米爾頓.艾瑞克森有個案例,一對夫妻來到他的診所,並且希望能夠用催眠來幫助丈夫戒菸。
在治療結束後一週,又回來複診。丈夫一臉不滿的說:「你催眠一點用都沒有,我回去還是照抽。」
於是艾瑞克森請丈夫出去,然後請太太進來,並且問道:「妳丈夫回去後還有抽菸嗎?」
太太說:「真是太神奇了!自從那次回去之後,他到現在一根菸都沒有抽。」
這並非兩人當中有人說謊,而是因為人堅持的相信自己不會變好,或者不會因為這麼簡單就改變了。
類似的案例非常多,除了顛峰效應之外,我個人認為這是當事人的認知趕不上身體與情緒變化的速度。
情緒的反應比頭腦的認知快上許多,我們是透過身體的感覺與情緒來辨別事物。有科學家相信,人的腦部在做決定之前,就已經做好決定了。而其他的思考,不過只是為了導向那個決定而已。
在一次課程當中,一位學員拿他過去痛恨的老師來做練習。
結束後他說:「好奇妙喔!我腦中明明知道我恨那個老師,可是我一點恨的感覺都沒有。就好像那些情緒突然被抽掉了。」
這是很明顯的實例,對方在情感上已經消除了,可是腦中舊的印象並還沒有跟著轉變,所以產生了這種現象。
留言列表